Why Clubhouse is so Popular
Clubhouse 是一款基于语音的社交应用,用户可以分为:
- Moderator 管理员
- Speaker 演讲者
- Listener 听众
从产品形态上它有点像传统的广播,现代的 Podcasts 或者是电话会议。但是它允许用户同时多个主题或者无主题地进行实时直播。
当讨论结束管理员退出 Room 会话就结束了,整个过程没有记录,也不能录制屏幕,有点阅后即焚的意思。也正因如此大家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沟通。
观点一:Clubhouse 不是技术进步的产物
从技术的角度看来 Clubhouse 并不是第一个做音频社交的产品,Talkbox、YY 早在 7、8 年前就已经可以做到这些了。而且我注意到在 Twitter 上有独立开发者在60 个小时内就复刻出了类似的产品,所以说 Clubhouse 的流行并非技术进步的结果。
观点二:没有特点便是最大的特点
在我看来 Clubhouse 的能成功的本质还是 它所创造的讨论氛围,有人把它比喻成 茶馆 或者是 村口的老槐树,你说它它有什么特别吗?其实也没什么特别,但也正因为它不像 YY 或者 Twitch 那样有很强的领域属性,导致它可以用来聊各种话题。
Clubhouse 目前仅在 iOS 平台分发,因为内容审查方面的原因目前没有在国内 App Store 发布。
应用目前采用邀请的方式注册,形成了比较强的熟人社交模型。几个新朋老友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,可以比较自由地交流。通过这些特性我们可以发现
- Room 是一种基于好友关系或者话题而形成的,会通过算法模型推荐给熟人/半熟人加入,避免陌生人突然闯入破坏讨论氛围。
- 讨论方式基于语音,相比文字更有温度,相比视频没有样貌带来的心理负担,没有记录形成了轻松、平等、即兴发挥的讨论氛围。
观点三:为什么 Clubhouse 在中国火起来了?
由于 Clubhouse 的分发和注册方式,带来了国内用户使用上的成本。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购买 App Store 美区帐号、邀请码的生意非常火爆,价格一度到了 150~400 不等。
也正因如此,Clubhouse 在国内形成了一种精英社区,普通用户是不会为了一个社交应用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的。
另外,由于 Clubhouse 是面向除了中国以外的全球用户,所以其中包含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、生活经历的人们,这对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网民无异于打开了一扇可以窥见世界的窗,吸引了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国人加入并参与讨论。
这几天我注意到有很多在讨论两岸关系的 Room 出现,我觉得还是很有积极意义,因为长久以来两岸民众受限于媒体对信息传达的 Gap 造成了很深的误解,以往通过文字的方式更加容易出现言语过激的情况,直接语音对话相对来说会更加理智和尊重。
最后总结一下 Clubhouse 为什么会火,我觉得有一下几点:
-
起源:符合用户的基本需求,聚会聊天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
-
形势:疫情原因,导致之前的聚会聊天无法正常开展,痛点加强
-
引爆点:马斯克在 Clubhouse 做了一次直播,导致流量爆发
-
体验:界面简单清晰,全都围绕核心功能
-
氛围:因为产品是从创投圈、产品圈、币圈开始传播,精英氛围明显
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,欢迎交流 👏